1110搜索
网站导航: 资讯 视频 酷站 下载 上网导航 流量交换
标签: 乐视督查CSDN文库-开发者的内容大本营节目霍乱病例200多亿下载反向旅游兴起西部感动世界的半身少年199it企业开源应用名副其实互联网调研小米

话多和话少的孩子到底有什么区别?10年后你就知道了

时间:2022-02-25 16:54:12 阅读:832 评论:0

中国人常说:“童言无忌。”表达对于未成年人表达的一种看法——小孩们可能常常话比较多,并且有时会表达不正确,对于这种情况,成年人不应做过多计较,只是“看个乐”就好。


这当然是一种相对而言比较泛泛的说法,是大多数孩子有这样的表现。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,也有不少的孩子从小就表现得比较沉默。


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对的,即便是在年幼的孩子身上,也是会有负面情绪甚至是心理疾病存在的。


我们可以借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心理学家、儿童问题专家李玫瑾教授的看法,来看一看那些小的时候话比较多的孩子与比较沉默的孩子之间,存在什么样的区别,以及两种性格的孩子在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发展。


案例与分析


李玫瑾教授致力于个体心理,尤其是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。


她曾经讲过这样的一个小故事:有一次在回家途中,门禁的自动门快要到时间关上了,一个被家人牵着手的孩子主动伸出手将自动门拦住,并且对着李玫瑾说:“奶奶快来,我帮您开着门。”



李玫瑾教授快步通过之后,微笑着朝孩子说:“孩子你真棒,谢谢你。”李玫瑾教授因此猜想:这个小朋友应该不是父亲或者母亲一个人在专门带,而是许多亲人在一起带,并且大概率有祖辈的亲属。


因为这个孩子心地非常善良,看到她有一些困难,尽管是很小的事情,但还是“出手相助”,这说明平时可能是有老年人长辈会教导他要与人为善,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


同时,他对于陌生人并不惧怕,而是敢于大方的与之进行交流,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,这说明平时是有人专门帮助他梳理自己的语言与表达能力的。


根据这样的一个小小案例,李玫瑾教授建议大家在社会生活当中不妨注意以下类似的情况,比如说可以做这样一个小的“实验”:在能够接触到三岁左右的孩子时,不妨以亲切的口吻与对方进行交流。


比如说:“给叔叔/阿姨表演个小节目,叔叔/阿姨给你买糖吃。”这样的话。通过孩子的后续反应,就可以得知他的状态。


有的孩子会比较害羞,在有家里大人在的情况下,可能才有能力说出一些话;有的孩子则会更加害羞,不管怎样都不开口;还有的孩子会比较木讷一些,对于这些要求并不会给予什么反应。


那些能够做出不错反应的孩子,往往就是家中多位家长都十分注重管理和教育、倾注心血去关注的;


而那些相对比较沉默的孩子,则有可能是处于单亲家庭或者是家长的“高压管理”之中。


我们可以大胆设想一下,两个孩子10年后差距,话多的孩子在人际关系处理上游刃有余,另外一个话少的孩子则热衷于独处与思考,不管二者作何选择,都有截然不同的人生,更没有好坏之分。


家庭阶级与子女性格


尽管李玫瑾教授的说法是基于其长时间研究,并且是有一定说服力的,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论证过程,所以也许不是特别能够说服大家。


但是在别的国家,同样是有类似研究存在的,比如在美国的一项研究,针对四十余个家庭的子女,持续两年多的跟踪观察,同样也是聚焦于子女儿时表现与成年之后性格的。


被试对象被大致分为三组:


生长在父母从事脑力劳动或者是比较富有的家庭

工人阶级或者是蓝领阶级家中的子女,

是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,甚至需要福利救济的孩子

根据长时间的观察与跟踪录音,研究者发现,在生活条件较好的家庭之中,孩子们平均每个小时能够接受的句子数量为487;那些需要救济的孩子的这一数据则为178。


相应的,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当中能够掌握的词汇量也有明显的差别:前者的平均掌握词汇数量为1116,后者则仅有525,一倍以上的差距。

09.png

之后这种差距会更加明显地反映在孩子的表达能力上,而表达能力是个体成长与进行学习的基础,假如一个孩子连正常交往都成问题,那么在学校的生活势必也举步维艰。


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


就像是上文当中的不同研究与分析所展现出的结论一般:孩子在之后的人生会是怎样,其实在小的时候就已经能够窥见一斑了,所谓“一岁看小,三岁看老”也是这个道理。


作为父母,千万不要轻视自己在孩子成长当中的作用,认为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,在孩子的生活当中,尤其是在学龄之前的孩子看来,父母几乎就是其全部。


正如美国的实验所反映出的内容,家长的沟通与交流,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子女的词汇量,甚至是表达能力。


作为父母,一方面应该细心观察子女在生活当中所产生的表现,无论是有积极情绪还是遇到了什么困难,最好都能够清楚地知晓。


另一方面仅仅是留心观察还不够,要切实拿出实际行动:遇到困难时,要主动去疏导。


有高兴事情时,可以与其一起分享;闷闷不乐时,可以采取一些实际行动来帮助孩子走出阴霾。这才是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当中,主要是精神层面上应当尽到的责任。


当然,有一点是应该要注意的:适当的干预是必要的,但是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自我意识形成,这种干预和影响应该减少。


作为家长,要做的是引导和帮助,而不是万事都询问。如果“用力过猛”,关注就会“变味”成为控制欲,在控制欲强的父母影响之下,子女的性格是会受到很大影响的。


不要小看孩子小时候的语言能力表达,这有可能是他人生的一个侧面写照。

免责声明
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,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,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有涉及侵权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QQ:1975212473,邮箱:1975212473@qq.com。

本文暂无评论 - 欢迎您